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5
作者
范引光 [1 ]
肖琴 [1 ]
王茜 [1 ]
李文先 [1 ]
董玛霞 [2 ]
叶冬青 [1 ]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2] Atlanta,Division of Adult and Community Health,Nation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关键词
自杀意念; 危险因素; 大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探讨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和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安徽省普通高校3517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安徽省大学生一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1%,女性、单亲家庭、有躯体残疾的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5.96%、23.79%和2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低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较低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安徽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高校教育者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浏阳市农村居民对自杀意念的自我归因 [J].
傅卓华 ;
冯珊珊 ;
周亮 ;
唐勇 ;
肖水源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1) :78-80
[2]   社会支持与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J].
韩娟 ;
方为民 ;
胡美荣 .
医学与社会, 2004, (05) :35-36
[3]   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J].
徐慧兰 ;
肖水源 ;
冯姗姗 ;
陈希希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4) :19-22
[4]   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J].
费立鹏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4) :8-10
[5]   家庭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 [J].
荆春霞 ;
王声湧 ;
卢莉云 ;
黄雅云 ;
徐敏珊 ;
谢蕙如 ;
张双如 ;
韩姑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0) :127-128
[6]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J].
高宏生 ;
曲成毅 ;
苗茂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9) :16-19
[7]   山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现况研究 [J].
高宏生 ;
曲成毅 ;
苗茂华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4) :321-323
[8]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翟书涛编著, 1997
[9]   Suicidal behaviors in adolescents [J].
Sidhartha T. ;
Jena S. .
The Ind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6, 73 (9) :783-788
[10]  
Suicide prevention in adolescents: a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 school‐based psycho‐educational program[J] . GwendolynPortzky,KeesVan Heeringen.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 200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