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激光探针技术评价烃源岩成熟度——以东营凹陷生油岩研究为例

被引:15
作者
郭汝泰
王建宝
高喜龙
鹿洪友
肖贤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广州,广州,广州,广州
关键词
镜质组; 反射率抑制作用; 东营凹陷; 激光显微荧光探针; 烃源岩成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22 [地质普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第三纪含油气盆地生油岩由于存在明显镜质组反射率抑制作用,长期以来,生油岩成熟度评价一直是未解决的难题。激光探针技术是目前解决这类问题较可靠的方法。应用澳大利亚石油资源研究所激光探针对东营凹陷典型烃源岩成熟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母质类型越好,抑制程度越强,Ⅰ型为0.20%~0.25%;Ⅱ1型为0.15%~0.20%;Ⅱ2型为0.10%~0.20%;Ⅲ型为0.0~0.1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研究结果及生油岩母质类型,建立起了应用实测镜质组反射率(MVRo)得到烃源岩校正反射率(EqVRo)的公式为:Ⅰ型EqVRo=MVRo+0.25%;Ⅱ1型EqVRo=MVRo+0.20%;Ⅱ2型EqVRo=MVRo+0.15%;Ⅲ型EqVRo=MVRo+0.05%。研究结果对于该区烃源岩成熟度评价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激光荧光显微探针:方法及应用 [J].
钟宁宁 ;
张大江 .
地球化学, 2000, (02) :180-188
[2]   中国典型煤的激光显微荧光特征及R-I-VR_o相关模式图的建立 [J].
刘祖发 ;
肖贤明 ;
傅家谟 ;
R.W.T.Wilkins .
沉积学报, 1999, (S1) :687-690
[3]  
低熟油生成机理及成油体系.[M].张林晔;张春荣著;.地质出版社.1999,
[4]  
A fluorescence alteration of multiple macerals (FAMM) study of Netherlands coals with “normal” and “deviating” vitrinite reflectance.[J].H. Veld;R.W.T. Wilkins;Xiao Xianming;C.P. Buckingham.Organic Geochemistry.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