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罗兰叶片培养中胚状体发生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丕方
倪德祥
王凯基
包慈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生物系
[2] 上海园林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非洲紫罗兰; 叶片培养; 苗端; 根端; 分生组织; 胚状体发生; 创伤组织; 愈伤组织; 外植体; 球形胚; 不定芽; 形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从非洲紫罗兰(Saintpaulia ionantha)离体叶或叶柄诱导不定芽产生小植株国外已有报道。在器官培养中,胚状体的发生早期与不定芽往往不易区分,因此存在判断胚状体的标准问题。七十年代早期虽已提出签定的依据,但对某一具体材料往往不易掌握,或者作出错误判断。因此本文除对胚状体的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外,并与合子胚发育和不定芽发生作了对比观察,讨论双子叶植物器官培养中胚状体的形态特征,以供鉴定胚状体作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82 / 284+307 +3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Wu, 1979: Embryogenesis in the petiole explants of Chinese celery.Z. Pflanzenphysiol. Zee,S. Y. and S. C. Bd .
[2]  
Nichol, 1948: Culture of proliferating orchid embryos in Vitro. Curtis,J. T. and M. A. Bulletin of the Torrey Botanical Club .
[3]  
Wetherell, 1964: Adventive embryony in tissue cultures of the wild carrot, Daucus carota Amer. Halperin,W. and D. E. Jour. 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