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农村反贫困:基于内生视角的分析框架

被引:15
作者
胡卫东
机构
[1] 中南民族大学
关键词
反贫困; 内生金融;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D O I
10.19622/j.cnki.cn36-1005/f.2011.09.01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消除农村贫困,越来越成为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中心主题。本文从内生金融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发现: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正规金融由于内生性的极度缺失,致使其金融服务停滞不前,难以发挥减贫作用;非正规金融虽然内生性显著,使其具有很强的活力,但受相关制约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进一步实施农村反贫困需要大力发展内生性金融,以形成高效的农村造血机制,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 [J].
江春 ;
许立成 .
财经科学, 2006, (05) :1-8
[2]   村庄信任与标会 [J].
胡必亮 .
经济研究, 2004, (10) :115-125
[3]  
中国农村金融.[M].周立; 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徐忠等; 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5]  
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M].胡必亮; 刘强; 李晖; 著.商务印书馆.2006,
[6]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M].张杰;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