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

被引:29
作者
马玉寿 [1 ,2 ]
周华坤 [3 ]
邵新庆 [4 ]
赵之重 [1 ]
赵亮 [3 ]
董世魁 [5 ]
王晓丽 [1 ,2 ]
机构
[1] 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4]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草地研究所
[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高寒生态系统; 草地综合利用; 生态畜牧业; 生态衍生产业; 生态监测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与示范"(2016YFC05019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中"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指南方向下的第二个项目。项目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为支撑点,以三江源区退化严重的三类主体生态系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土)-植被(草)-动物(畜)"协同恢复的思路为指导,通过创新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科学研究,自主研发三江源区生态恢复与生态衍生产业发展的综合技术体系,完善生态恢复及产业发展模式评估和监测技术体系,推动生态恢复和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提升生态整体恢复的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解决三江源退化草地恢复重建及功能提升的重大问题,旨在为三江源的生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系统解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7078 / 70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草地生产与生态功能合理配置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 [J].
白永飞 ;
潘庆民 ;
邢旗 .
科学通报, 2016, 61 (02) :201-212
[2]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分类分级体系及分类恢复研究 [J].
董全民 ;
马玉寿 ;
许长军 ;
施建军 ;
王苑 ;
王彦龙 ;
盛丽 ;
李世雄 .
草地学报, 2015, 23 (03) :441-447
[3]   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碳流失原因、增汇原理及管理实践 [J].
赵亮 ;
李奇 ;
陈懂懂 ;
徐世晓 ;
周华坤 ;
汪诗平 ;
赵新全 .
第四纪研究, 2014, 34 (04) :795-802
[4]   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三江源区生态畜牧业优化经营模式 [J].
董全民 ;
赵新全 ;
徐世晓 ;
赵亮 ;
周华坤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4) :436-439
[5]   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的分类分级及治理模式 [J].
马玉寿 ;
董全民 ;
施建军 ;
孙小弟 ;
王彦龙 ;
盛丽 ;
杨时海 .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 (03) :1-3
[6]   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特征、危害及治理思路探讨 [J].
尚占环 ;
龙瑞军 ;
马玉寿 .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01) :69-74
[7]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退化、恢复治理及其可持续发展 [J].
赵新全 ;
周华坤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5, (06) :37-42
[8]   三江源地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J].
陈国明 .
四川草原, 2005, (10) :37-39+44
[9]   江河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过程与综合治理 [J].
周华坤 ;
周立 ;
赵新全 ;
刘伟 ;
严作良 ;
师燕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51-55
[10]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J].
马玉寿 ;
郎百宁 ;
李青云 ;
施建军 ;
董全民 .
草业科学, 2002, (0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