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成气的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被引:30
作者
卢双舫,付晓泰,刘晓艳,曲佳燕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关键词
地球化学,动力学,热解气,活化能,最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油岩生油气史的定量评价技术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原因在于众多学者在探讨有机质成烃的动力学时,未能将干酪根成油或成气这两种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反应动力学过程分开进行讨论。利用等温密闭条件下油裂解成气的实验结果,探讨、建立并标定了油裂解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为把化学动力学理论真正用于同时预测油、气的生成创造了条件。模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观测值良好的一致性初步表明所选择和标定的模型的可行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煤岩有机质成油、成气热模拟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J].
卢双舫,付晓泰,王振平,曲佳燕 .
地质科学, 1996, (01)
[2]  
煤岩显微组分的成烃动力学[J]. 卢双舫,王子文,黄第藩,赵锡嘏,刘晓艳.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1)
[3]   烃源岩成气反应动力学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赵锡嘏 ;
党长涛 ;
刘晓艳 ;
卢双舫 .
石油学报, 1991, (04) :47-54
[4]   用生油岩生烃动力学模型计算生油气量 [J].
吴肇亮 ;
黄醒汉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3) :1-9
[5]   生油岩与油页岩热解总包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参数的数值计算 [J].
王道钰 ;
王德进 .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 1984, (03) :312-317
[6]  
陆相有机质演化和成烃机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黄第藩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