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禾的人工杂交及杂种优势预测研究

被引:4
作者
赵桂琴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
关键词
早熟禾; 人工杂交;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8.403 [];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对草地早熟禾品种间及其与变种扁秆早熟禾之间进行了人工去雄杂交 ,对各杂交组合的后代进行了杂种优势预测 ,结果表明品种间杂交中莫诺波利草地早熟禾和瓦巴斯草地早熟禾的杂种在产草量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品种与变种杂交中扁秆早熟禾与思托佩草地早熟禾的杂种优势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与BC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J].
李造哲 ;
马青枝 ;
云锦凤 ;
于卓 .
草业学报, 2001, (03) :38-41
[2]   春小麦杂种优势与同工酶酶谱相关性分析 [J].
李树华 ;
袁汉民 ;
杨生龙 .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02) :35-39
[3]   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的细胞学鉴定 [J].
赵桂琴 ;
曹致中 .
草业学报, 1997, (04) :65-71
[4]   小麦杂种优势与同工酶谱分析的初步研究 [J].
徐乃瑜 ;
王许莲 .
湖北农业科学, 1982, (12) :4-8
[5]   植物同工酶及其在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J].
李继耕 .
作物学报, 1980, (04) :245-252
[6]   同工酶与玉米杂种优势研究——Ⅰ.营养生长期杂种与其亲本的比较 [J].
李继耕 ;
杨太兴 ;
曾孟潜 .
遗传, 1979, (03) :8-11+49
[7]  
作物育种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郭平仲等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