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雄性岩羊种群两个时期生命表的比较

被引:11
作者
王小明 [1 ]
刘振生 [1 ]
李新庆 [1 ]
李志刚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岩羊; 生命表; 贺兰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4年4—5月,利用102架自然死亡的雄性岩羊角,分析了贺兰山雄性岩羊种群的生命表、年龄 结构和存活曲线,并与1995年的研究做了比较。结果表明,1.5-4.5龄的死亡率为0%~7.4%,5.5~10.5龄 的死亡率为14.9%~25.0%,11.5-15.5龄的死亡率为40.7%~100%;与1995年相比,第一死亡高峰出现的 年龄段基本相同,而第二死亡高峰出现的年龄段则明显推迟;有64.7%的个体可以活到8龄以上,有7.8%的 个体可以活到13龄以上,与1995年也存在一定差异;1.5~4.5龄的期望寿命与1995年基本一致,但从5.5龄 以后,期望寿命明显提高;与1995年相比,4.5龄以下的死亡率差异不显著;5.5~9.5龄的死亡率差异显著, 而10.5龄以上的死亡率差异极显著。贺兰山岩羊种群虽经10年发展变化,但雄性岩羊的存活曲线依然接近A 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67 / 4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春冬两季贺兰山岩羊集群特征的比较 [J].
曹丽荣 ;
刘振生 ;
王小明 ;
胡天华 ;
李涛 ;
翟昊 ;
侯建海 .
动物学杂志, 2005, (02) :28-33
[2]   贺兰山岩羊种群结构的季节性变化 [J].
余玉群 ;
郭松涛 ;
白庆生 ;
李志刚 ;
胡天华 ;
吕海军 .
兽类学报, 2004, (03) :200-204
[3]   宁夏贺兰山岩羊种群的管理和保护附视频 [J].
刘振生 ;
曹丽荣 ;
王小明 .
野生动物, 2004, (01) :56-56
[4]   常见寿命数据类型及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J].
宛新荣 ;
王梦军 ;
王广和 ;
钟文勤 .
生态学报, 2001, (04) :660-664
[5]   贺兰山岩羊的生命表和春夏季节社群结构的研究 [J].
梁云媚 ;
王小明 .
兽类学报, 2000, (04) :258-262
[6]   贺兰山林区马麝隔离种群的生存现状及保护 [J].
刘志霄 ;
盛和林 ;
李元广 ;
王绍绽 ;
赵登海 ;
杜和平 .
生态学报, 2000, (03) :463-467
[7]   哺乳动物存活曲线类型的分析方法探讨 [J].
宛新荣 ;
钟文勤 ;
王梦军 ;
王广和 .
兽类学报, 2000, (02) :142-145
[8]   贺兰山偶蹄类动物资源及保护现状研究 [J].
王小明 ;
李明 ;
唐绍祥 ;
刘志霄 ;
李元广 ;
盛和林 .
动物学杂志, 1999, (05) :26-29
[9]   贺兰山岩羊种群生态及保护 [J].
王小明 ;
刘志霄 ;
徐宏发 ;
李明 ;
李元广 .
生物多样性, 1998, (01) :1-5
[10]   春季岩羊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J].
王小明 ;
李明 ;
唐绍祥 ;
刘志霄 .
兽类学报, 1998, (01)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