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开花后穗、茎、叶对籽粒形成及产量影响初探

被引:1
作者
田笑明
赵志勇
机构
[1] 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农九师成人教育中心新疆石河子市,新疆额敏
关键词
小麦; 光合器官; 籽粒形成; 穗粒数; 穗粒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麦开花后采用定期套穗、剪叶和套穗+剪叶的截除各器官光合作用的方法,研究各器官对籽粒形成及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在籽粒形成期,穗对穗粒数的影响大于叶;灌浆初期穗和叶光合功能受损严重影响籽粒体积;穗和叶对穗粒重的减损作用主要表现在开花10天以后;茎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相对稳定,但两品种(系)间穗和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差异大。延长穗、叶光合功能期对籽粒增重十分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小麦植株器官光合作用与籽粒产量的研究 [J].
沈天民 .
种子, 1991, (04) :8-11+18
[3]   小麦各叶位叶片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初报) [J].
凌启鸿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1965, (03) :21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