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城市地区新城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

被引:25
作者
张学勇 [1 ,2 ]
李桂文 [1 ]
曾宇 [3 ]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所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新城; 发展模式; 成长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内外动力叠加的背景下,我国迎来了新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新城在起到缓解城市过度集聚、提升区域竞争力等作用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城变"空城"的现象。我国应在借鉴国外新城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依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新城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建设应以综合型新城模式为主,主要遵循产业(工作)—居住—商业及商务功能培育的成长路径,以推动新城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卫星城相对中心城市的优化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侯景新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2) :147-150+158
[2]   城市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 [J].
杨保军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14-23
[3]   宜居生态型海滨新城区指标体系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 [J].
赵树明 ;
孟颖 .
规划师, 2008, (01) :95-98
[4]   日本东京六本木新城建设的启示与反思 [J].
陈伟 ;
张帆 .
规划师, 2007, (10) :87-89
[5]   国外新城建设的历史回顾 [J].
吕颖慧 ;
曹文明 .
阴山学刊, 2005, (02) :99-106
[6]   空间结构与城市竞争的理论与实践 [J].
赵燕菁 .
规划师, 2004, (07) :5-13
[8]   新城用地有机生长的规划设想 [J].
邢海峰 .
城市问题 , 2003, (02) :53-57
[9]  
中国城市规划史纲[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汪德华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