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公开之路:汶川地震的传播学遗产

被引:9
作者
杜骏飞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信息公开; 新闻公开;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08.06.007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在汶川地震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以及新闻的开放管理政策产生了壮观的传播效用,由此,中国新闻公开性的转向亦成为可能。近年来,中国在实施信息公开公共政策方面,走过的是曲折而不确定的历程;个案的经验表明:信息公开不仅仅是思想解放,更关系到社会稳定。汶川地震中最可宝贵的传播学遗产,是关于新闻传播的异乎寻常的开放政策,它超出了形式意义上的政府信息公开,而具有了政治文明的本质和里程碑式的意义。与以上主旨相关,论文亦总结了信息公开的"汶川经验",并尝试提出了关于社会稳定的传播模式假说。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流言的流变:SARS舆情的传播学分析[J]. 杜骏飞.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2]   流言止于传媒的公信——透析“非典型肺炎事件”中的传媒危机 [J].
杜骏飞 .
新闻记者, 2003, (03) :38-40
[3]  
舆论学[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陈力丹著, 1999
[4]  
公众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什么? .2 王毅. 中国青年报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