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强降水的湿螺旋度分析

被引:35
作者
黄楚惠 [1 ]
李国平 [2 ]
牛金龙 [3 ]
罗玲 [4 ]
张卫 [5 ]
机构
[1] 四川省气象台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3] 成都市气象台
[4] 四川省资阳市气象局
[5] 四川省广安市气象局
关键词
高原低涡; 暴雨; 湿螺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地面和高空资料,应用螺旋度原理,对2009年7月30~31日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湿z-螺旋度负值区水平分布与相应时段降水落区和强降水中心的分布对应较好,强降水时段,湿z-螺旋度负值有显著的增加;湿z-螺旋度垂直分布反映出暴雨发生时的大气动力特征,暴雨区上空低层正涡度、水汽辐合旋转上升与高层负涡度、辐散相配合,是触发暴雨的有利动力机制。相对螺旋度与降水落区及降水中心分布配合较好,并与未来6h降水落区及分布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强降水中心通常出现在相对螺旋度梯度的大值一侧,这对降水落区及强度分布的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27 / 14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M].李国平编著;.气象出版社.2002,
[2]   高原低涡中涡旋波动特征的初步分析 [J].
李国平 ;
罗喜平 ;
陈婷 ;
陈功 .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553-558
[3]   一次高原低涡过程的数值模拟与结构特征分析 [J].
宋雯雯 ;
李国平 .
高原气象, 2011, (02) :267-276
[4]   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J].
赵玉春 ;
王叶红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819-831
[5]   一次高原低涡东移引发四川盆地暴雨的机制分析 [J].
黄楚惠 ;
顾清源 ;
李国平 ;
谌贵珣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832-839
[6]   高原低涡结构特征模拟与诊断的初步研究 [J].
宋雯雯 ;
李国平 .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 25 (03) :281-285
[7]   基于螺旋度和非地转湿Q矢量的一次东移高原低涡强降水过程分析 [J].
黄楚惠 ;
李国平 .
高原气象 , 2009, (02) :319-326
[8]   青藏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大尺度条件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276-1287
[9]   一次山东春季大暴雨中螺旋度的应用 [J].
迟竹萍 ;
李昌义 ;
刘诗军 .
高原气象 , 2006, (05) :792-799
[10]   我国螺旋度的研究及应用 [J].
岳彩军 ;
寿亦萱 ;
寿绍文 ;
漆梁波 ;
施红 .
高原气象, 2006, (04) :75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