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88
作者
成仿云
李嘉珏
陈德忠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2] 甘肃省林业厅
[3] 和平牡丹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牡丹;繁殖特性;兼性营养繁殖;有性繁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5.11 [牡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在甘肃、陕西、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的考察结果,论述了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将牡丹的繁殖划分为兼性营养繁殖和专性有性繁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包括紫牡丹(Paeoniadelavayi)、黄牡丹(P.lutea)、狭叶牡丹(P.potanini)、矮牡丹(P.spontanea)和卵叶牡丹(P.qui),它们以多种形式的营养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为辅;后者包括大花黄牡丹(P.luteavar.ludlow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紫斑牡丹(P.rocki)和杨山牡丹(P.osti),种子繁殖是其唯一的繁殖途径。讨论了繁殖特性在野生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矮牡丹种群结构的研究
    刘康,韦柳兰,王开曦
    [J]. 西北植物学报, 1994, (03) : 232 - 236
  • [2] 神农架野生紫斑牡丹引种调查研究
    钱敏之
    张炳坤
    刘宏涛
    杨桂芳
    晏焕成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1, (04) : 372 - 378
  • [3]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M]. 科学出版社 , 陈灵芝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