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SDS与取代芳烃多元混合体系联合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10
作者:
董玉瑛
[1
]
雷炳莉
[2
]
张春宝
[1
]
张凤杰
[1
]
机构:
[1] 大连民族学院环境工程系国家民委生物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2]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SDS;
取代芳烃;
联合毒性;
毒性评价;
发光菌;
D O I:
10.13227/j.hjkx.2006.08.031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测定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种取代芳烃苯酚、硝基苯、甲苯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以及等浓度配比下SDS与3种取代芳烃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效应,并基于常见的4种联合作用评价方法,对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作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SDS与苯酚、甲苯和硝基苯的联合效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在以SDS为底物的混合体系中,除SDS与硝基苯联合毒性表现为弱拮抗作用外,其它的二元、三元及四元混合体系的毒性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同作用,且甲苯的协同程度最强.在选择的联合研究体系中,以毒性单位法获得参数的数值较大,判定灵敏度较高.根据发光菌发光原理、SDS的分子结构特征和芳烃类化合物取代基的不同,可对联合毒性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643 / 1646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