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夏季江淮地区强暴雨过程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滨
周林
关皓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关键词
暴雨; 湿位涡; 层结状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梅雨期江淮流域暴雨发生发展的特征,利用HUBEX资料,根据湿位涡守恒原理和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分析了江淮地区2次强暴雨的发生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2次暴雨是在不同性质的层结状态下发生的,其湿位涡的分布有较大差异。在局地对流稳定条件下,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Pm1>0,Pm2<0,并且Pm1>Pm2,对流层中、低层的垂直风切变和大气的斜压性使垂直涡度显著发展,导致暴雨发生。在局地对流不稳定的条件下,暴雨区上空对流层中、低层Pm1<0,Pm2>0,也满足Pm1>Pm2,暴雨过程是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对流稳定或不稳定的强降水过程,Pm1和Pm2均能反映出降水的触发机制和特征,对于暴雨的预报和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华南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形成及湿位涡分析 [J].
蒙伟光 ;
王安宇 ;
李江南 ;
冯瑞权 ;
侯尔滨 .
大气科学, 2004, (03) :330-341
[2]   强暴雨系统中湿位涡异常的诊断分析 [J].
高守亭 ;
雷霆 ;
周玉淑 ;
董敏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6) :662-670
[3]   湿位涡守恒条件下西南涡的发展 [J].
朱禾 ;
邓北胜 ;
吴洪 .
气象学报, 2002, (03) :343-351
[4]   湿斜压性与热带气旋强度突变 [J].
余晖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1, (04) :440-449
[5]   一次江淮暴雨的MPV及对称不稳定研究 [J].
李耀辉 ;
寿绍文 .
气象科学, 2000, (02) :171-178
[6]   湿位涡与锋面强降水天气的三维结构 [J].
刘还珠,张绍晴 .
应用气象学报, 1996, (03) :275-284
[7]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
[8]  
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M]. 气象出版社 , 陆汉城主编, 2000
[9]  
中国之暴雨[M].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