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稻主要性状的产量效应及其育种应用

被引:10
作者
程建峰
章兴发
潘晓云
刘宜柏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江西省南城县上塘镇
关键词
陆稻(旱稻); 产量性状; 产量效应; 育种应用;
D O I
10.13836/j.jjau.2002107
中图分类号
S511.6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 10个陆稻品种 10 0个单本株的 8大类 4 2个主要性状对产量的单因素逐步回归、多元相关、通径与灰色关联的分析。结果表明 :影响陆稻产量的关键性状有 7个 ,效应大小顺序为单本株有效穗 (1) >主茎节间数 (2 ) >穗茎粗 (3) >一次枝梗数 (4) >始穗至成熟天数 (5 ) >实粒数 /穗 (6 ) >抽穗期下部花粉育性 (7) ,其中 (1)、(3)、(6 )为正效应 ,(2 )、(4)、(5 )、(7)为负效应。笔者认为陆稻选育的基本目标为“足穗、大穗、早熟” ,具体是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穗茎粗 ,主茎节间数、一次枝梗数中等 ,穗粒数多 ,小穗不育率低 ,结实率高 ;主茎节间数、叶片数适中 ,功能叶厚且狭短 ;生育后期进程快 ,早熟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