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被引:17
作者
:
关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世杰
机构
: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来源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年
/ 05期
关键词
:
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美国文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115 [互助合作与文化交流];
学科分类号
:
05 ;
0503 ;
摘要
:
本文指出目前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环境的特点: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际文化交流更为深入和广泛;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传媒公司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生产和交流的商业化程度大为增强;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继续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世界文化的美国化在继续;发展中国家依据国际法,积极采取措施,趋利避害,保护本土文化;东亚经济的崛起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国内环境方面,有利因素:积极进行中西文化交流成为基本国策;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增强了文化实力,增强了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以及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渴求和包容度;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知识界和民众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心态趋于更加理性;不利因素:文化产品的商品化造成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文化环境。展望:未来中西文化交流将有三个主要特点:中国吸收西方文化进入更为理性的阶段;更主动利用民族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今后几十年内,中西文化交流依然是中国的输入远大于输出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8
页数:9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