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社会活力:基层维稳的新思维

被引:2
作者
聂应德
张旭
尹晓玉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基层维稳; 政府职能; 社会活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目前,我国基层维稳面临诸多问题,如维稳主体单一、手段单一、目标异化、成本攀升、效果欠佳等。基层社会缺乏活力是这些问题产生和存在的重要原因,表现在不重视社会组织与公民参与、组织缺乏活力、公民缺乏活力、互动渠道不畅通四个方面。应通过政社分开、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提高政治素质和树立法治思维、构建组织化表达渠道与利益协调机制等路径来激发社会活力,为基层维稳提供新思维。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社会活力”刍议.[D].公秀丽.清华大学.2006, 02
[2]   增强社区在基层政府维稳中的作用 [J].
于浩宇 .
学理论, 2014, (13) :60-61+66
[3]   从管理到治理:地方政府维稳职能的失衡与矫正 [J].
徐铜柱 .
理论导刊, 2014, (04) :24-27
[4]   基层政府维稳行为分析:政府属性的视角 [J].
聂军 ;
柳建文 .
社会主义研究, 2013, (06) :48-52
[5]   多元共治:基层维稳机制理性化构建之制度逻辑 [J].
陈发桂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4 (05) :66-71
[6]   基层政府“维稳怪圈”:现状、成因与对策 [J].
金太军 ;
赵军锋 .
政治学研究, 2012, (04) :91-100
[7]   基层维稳的行动逻辑:从体制化运行到社会化运行 [J].
陈发桂 .
理论与改革, 2011, (06) :55-58
[8]   基层维稳运行的路径选择——基于运行机制的制度性缺陷 [J].
陈发桂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4) :9-14
[9]   我国公民有序参与:语境、分歧与共识 [J].
孙柏瑛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23 (01) :65-71
[10]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J].
俞可平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109-12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