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区域发展差异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12
作者
张军涛
刘建国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区域发展差距; 辽宁省;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09.08.020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选取41个指标,通过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对辽宁省58个市(县)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居环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各市(县)无论总体,还是人均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区域发展呈现极大的不平衡性。在"五点一线"战略背景下,辽宁省要想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达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既需要辽宁省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发展,又需要政府部门实施全面的差异化政策,诸如重点扶持落后和经济不发达的县市的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M].刘卫东等编著;.商务印书馆.2003,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洪银兴;刘志彪等著;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行政区域经济.[M].鲁勇著;.人民出版社.2002,
[4]  
Understanding Growth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es.[J].Yanrui Wu.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5, 42
[5]   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分析 [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
林贤郁 ;
李纲 ;
汲凤翔 ;
梁琦 ;
史会学 ;
王明亮 .
统计研究, 2007, (05) :48-54
[6]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极化的演化分析 [J].
李迁 ;
潘建成 ;
杜建国 .
统计研究, 2006, (12) :36-41
[7]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 [J].
管卫华 ;
林振山 ;
顾朝林 .
经济研究, 2006, (07) :117-125
[8]   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趋势分析 [J].
金相郁 ;
郝寿义 .
财经科学, 2006, (07) :110-117
[9]   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 [J].
平新乔 .
财贸经济, 2004, (05) :3-10+95
[10]   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 [J].
郑毓盛 ;
李崇高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64-7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