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剑川近场横波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

被引:35
作者
雷军
王培德
姚陈
陈运泰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2] 不详
[3]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横波分裂; 近场区应力场; 云南剑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1982年7月3日云南剑川Ms5.4级地震的余震震群近场记录的研究,为该地区存在横波分裂现象及上部地壳存在裂隙各向异性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剑川地区地震记录波形复杂,纵、横波视周期差异较大.横波快波偏振主要集中在NE45°和NW55°两个方向.7月20日ML4.8级强余震前后横波快波偏振取向变化显著,各台横波偏振方向震前彼此相对独立;震后整体上趋于有序.前者反映了地震发生前由于震源区应力集中在附近空间形成的应力分布的差异;后者显示出地震发生后由于震源区集中应力的释放带来的上述应力差异在一定空间范围的解除.该结果表明震源附近地区地震横波分裂特征不仅携带着地震处于相对平静期应力场的静态信息,而且也携带着地震发生前后应力场时、空动态变化的重要信息.文中还讨论了剑川地区构造对S波分裂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91 / 80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唐山地区地壳裂隙各向异性
    高原,郑斯华,孙勇
    [J]. 地震学报, 1995, (03) : 283 - 293
  • [2] 卢龙地区S波偏振与上地壳裂隙各向异性
    姚陈
    王培德
    陈运泰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2, (03) : 305 - 315
  • [3] 滇西北发震构造条件及其与鲜水河断裂带的对比
    马瑾
    [J]. 地震地质, 1988, (04) : 35 - 43
  • [4] 滇西北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
    向宏发
    虢顺民
    冉勇康
    李祥根
    张靖
    陈铁牛
    张国伟
    [J]. 地震地质, 1986, (01) : 15 - 23+97
  • [5] 我国滇西北地震活动区的活动构造与应力状态
    刘光勋
    李方全
    李桂荣
    [J]. 地震地质, 1986, (01) : 1 - 14
  • [6] 中国西南地区近震源强地面运动特征[M]. 地震出版社 , 王培德等编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