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序列的时空特征

被引:20
作者
王碧泉
王春珍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强余震; 地震; 地震序列; 余震频度; 准周期性; 震区; 孕震过程; 地震孕育过程;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我国东部9次余震序列的总体特征得到:余震频度符合 n=n1t-h关系;频度和强度随时间衰减较慢;最大地震后3、4天内发生的余震所勾划的余震区常常比最终余震区小;多数余震分布在地壳中5至10公里的深度上.一些强余震前的中小余震时空分布有下述特征:(1)强余震前几天至十几天,余震序列的频度偏离正常衰减值;(2)强余震前有中小余震震中向下一次强余震的震中附近扩展或形成空区的现象;(3)强余震前震级序列出现缺震现象;(4)余震序列有准周期性.上述特性预示其后将发生强余震,同时表明强余震有类似于大地震的孕震过程.种种现象还表明余震序列在时间和空间上可能是由主震的直接余震和强余震的次级余震相互叠加所组成的.最后将某些特性和岩石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383 / 39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1978年5月18日海城6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附视频 [J].
傅征祥 .
地震学报, 1981, (02) :118-125
[2]   余震震源机制变化的原因 [J].
魏柏林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1) :25-34
[3]   强余震的准周期性 [J].
王碧泉 ;
杨锦英 ;
王春珍 ;
不详 .
地震学报 , 1979, (02) :154-165
[4]   强余震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理论解释 [J].
谷继成 ;
谢小碧 ;
赵莉 .
地球物理学报, 1979, (01) :32-46
[5]   1974年5月11日云南省永善—大关地震 [J].
刘正荣 ;
雷素华 ;
胡素华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110-114
[6]   海城地震序列的特征 [J].
吴开统 ;
岳明生 ;
武宦英 ;
曹新玲 ;
陈海通 ;
黄伟琼 ;
田抗援 ;
卢寿德 .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2) :95-109
[7]   炉霍7.9级地震特征和该区的地震活动性 [J].
蜀水 .
地球物理学报, 1974, (02) :77-83
[8]  
Theory of earthquakes[J] . B. T. Brady.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