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河北阳原东目连第四纪叠层石古环境分析
被引:29
作者:
闵隆瑞
迟振卿
朱关祥
姚培毅
牛平山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3]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环境系 北京
[4] 不详
[5]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第四纪叠层石;
形态和结构;
古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组成阳原县东目连湖积台地的第四纪“泥河湾层”地层中,发育多层藻迹层和一层“菜花形”、“锥体状”大叠层石(个体高20 cm),大叠层石层延伸1 km,构成古藻坪微地貌。经OSL和古地磁测试,大叠层石年龄推测为220 ka左右。镜下叠层石片子中见蓝藻门的纤细席藻种Phormidium tenue(Menegh)Genegh和湖泊鞘丝藻种Lyngbya Limnetica Lemmermann等。不同形态叠层石反映不同发育阶段,藻迹发育于高水位边缘部位,大叠层石发育于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边缘部位。亮层和暗层交替出现的纹层构造是组成叠层石的基本结构构造,它们是由蓝藻丝体生长代谢活动所致。据同位素、磁化率、粒度、地球化学元素、X衍射、孢粉和生物化石等分析,认为气候暖干、盐度高及大量苔藓虫、介形虫、龙介科蠕虫等生物存在的环境有利于大叠层石形成。叠层石可能属半咸水湖、滨湖浅水环境,但据首次在第四纪泥河湾层中发现的苔藓虫和龙介科蠕虫管分析,其成因是否与海水有过联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46 / 453+579
+57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