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1
作者
唐晓春
唐邦兴
机构
[1] 广州师范学院地理系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系统分析,效益评估,预测预报,危险区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研究工作的初步分析,提出了我国目前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研究中存在的诸如灾害地貌系统、灾害地貌防治工作的规范化、灾害地貌防治系统的优化、灾害地貌防治效益的评估以及灾害地貌预测预报和危险区划研究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指出了在灾害地貌及其防治研究中应引起重视的若干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泥石流防治模式初探 [J].
唐晓春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4) :8-17
[2]   论灾害地貌学的性质及研究内容 [J].
唐晓春 .
地球科学进展, 1991, (05) :38-43
[3]   泥石流——防治系统及其模式的初步研究 [J].
唐晓春 .
水土保持学报, 1991, (01) :80-83+90
[4]   国际地理学会地貌灾害组织及其活动 [J].
陈志明 .
地理科学, 1991, (01) :97-97
[5]   正在崛起的边缘科学——灾害地貌学 [J].
唐晓春 .
地球科学进展, 1990, (05) :72-73
[6]   山地自然灾害(以泥石流为主)及其防治 [J].
唐邦兴 ;
吴积善 .
地理学报, 1990, (02) :202-209
[7]   泥石流危险度判定的研究 [J].
刘希林 .
灾害学, 1988, (03) :10-15
[8]   新滩滑坡动因再议 [J].
修俊峰 ;
熊家树 .
灾害学, 1988, (01) :58-64+67
[9]   从耗散结构熵变的观点看泥石流的形成 [J].
段金凡 .
中国水土保持, 1988, (01)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