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8
作者
肖文涛 [1 ]
高传玉 [2 ]
高永举 [3 ]
戴国友 [4 ]
王宪沛 [2 ]
晏娟娟 [2 ]
刘军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2]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3]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4]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细胞移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途径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心肌存在灌注缺损、拟择期行介入治疗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9例,2组介入治疗术后分别通过大腔导管于梗死相关血管内注入等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理盐水;于介入治疗术前、术后1,3个月行24h动态心电图、静息心脏超声心动图及99mTeSPECT检查进行疗效及风险评价。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术后1,3个月时均较术前和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观察组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术后3个月时较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性临床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相对有效安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及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 [J].
步星耀 ;
赵红卫 ;
钱宝延 ;
翟亚平 ;
李六一 ;
赵耀武 ;
曹留栓 ;
李太平 ;
梁庆华 ;
张永福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 23 (04) :329-331
[2]   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J].
李莉 ;
高恩民 ;
高传玉 ;
刘煜昊 ;
翟亚萍 .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 (03) :162-163+166
[3]   骨髓干细胞动员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J].
郭素萍 ;
高传玉 ;
刘煜昊 .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 (02) :114-116
[4]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 . Kristian Thygesen,Joseph S. Alpert,Harvey D. Whit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2007 (22)
[5]  
The Evolving Concept of a Stem Cell[J] . H.M. Blau,T.R. Brazelton,J.M. Weimann.Cell . 200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