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强化的方法及影像学表现的实验研究

被引:16
作者
樊仕才
朱青安
于成福
刘岘
王柏川
刘大庸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解放军医学生物力学实验室
[2]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
[3] 第一军医大学解放军医学生物力学实验室 广州
[4] 广州
关键词
骨代用品; 腰椎; 骨疾病; 放射学,介入性; 诊断显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16.8 [外科、骨科];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105 ; 100207 ; 100602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的方法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影像学分布 ,为临床开展应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  15个新鲜的人体腰椎椎体分成 3组 ,经椎弓根分别注入 3种浓度为 1∶1(6个 )、2∶3(6个 )、1∶2 (3个 ) (水粉比 ,ml/g)的PMMA各 8ml,观察PMMA的渗漏情况。 5具新鲜胸腰段脊柱标本取 18个椎体节段 ,在CT引导下经皮后路椎弓根途径穿刺 ,注入混有对比剂的PMMA ,观察PMMA在椎体内分布并记录注入的浓度和量。将标本游离成单个椎体 ,观察PMMA在椎体外渗漏情况 ;并取 8个椎体强化后测量PMMA分布中心区温度。结果  1∶1浓度组 6个椎体均有渗漏 ,1∶2浓度组 3个椎体均无渗漏 ,但骨水泥不易注入 ,2∶3浓度组强化较理想 ,6个椎体仅有 1个渗漏。 18个胸腰段脊柱标本的椎体节段均穿刺顺利 ,没有副损伤 ;PMMA在椎体内沿骨小梁分布至整个椎体 ,有 2个出现椎体后静脉窦渗漏 ,没有出现其他部位渗漏。PMMA分布中心区温度变化最高为 48℃。结论  2∶3浓度的PMMA最适于经皮椎体强化 ;PMMA在椎体内发热时 ,对周围正常骨细胞的诱导活性无影响 ;CT引导下经皮椎体强化安全、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微波加热对骨组织生物力学的影响 [J].
胡永成 ;
王继芳 ;
卢世璧 ;
赵霖 ;
包善芬 .
中华骨科杂志, 1997, (10) :45-48
[2]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treatment of steriod induced osteoporotic compression fractures. Mathis JM,Petri M,Naff 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