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的水稻生理效应研究

被引:3
作者
郑志明
王兆骞
倪文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水稻研究所 杭州
[3] 杭州
[4] 杭州
关键词
水稻; 灌溉方式; 生理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常规淹灌、垄作浸润、控水湿润和间歇灌溉等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垄作浸润和控水湿润灌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较高。垄作浸润和控水湿灌溉既能减少上位叶(倒一、二叶)的叶绿素、全氮量,防止贪青徒长,又能延缓下位叶(倒三、四叶)的衰老,增加光合作用源的功能时间,同时垄作浸润和控水湿润灌溉的水稻叶片有较高的净光合率(NPR)和气孔导度(CS),增强了光合作用源的强度。节水灌溉能提高根系活力,较好地协调水稻高产与根系早衰之间的矛盾。可见垄作浸润和控水湿润灌溉的水稻具有更好的水分代谢和光合素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