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宪法学说对中国宪法学说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刘春萍 [1 ,2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2] 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与法制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苏联法; 宪法学说; 宪法理论;
D O I
10.13893/j.cnki.bffx.2012.04.004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D951.2 [];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 ;
摘要
苏联宪法学说对中国宪法学说的影响集中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但其影响过程前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以降,后可延续至20世纪80、90年代。其影响的方式体现为翻译出版苏联宪法的教材、著作和论文,苏联法学专家直接开设"苏维埃国家法"课程介绍苏联宪法理论;影响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宪法概念、宪法作用、宪法本质、宪法与法制和法治的关系、人民权利与公民权利、宪法学体系等方面;影响的结果可归结为宪法学研究"阶级斗争范式"的形成、以国家学说为核心的宪法学体系建构以及轻视宪法基础理论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我国宪法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J].
李金国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 (02) :51-54
[2]   略论苏联法对我国法学的影响 [J].
杨心宇 ;
李凯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112-115+134
[3]   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 [J].
张文显 ;
于宁 .
中国法学, 2001, (01) :63-79
[4]   关于前苏联法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2) [J].
蔡定剑 .
法学, 1999, (03) :3-7
[5]   中国宪法学四十年 [J].
董璠舆 .
政法论坛, 1989, (05) :22-28
[6]   宪法学的历史回顾 [J].
董成美 .
法律学习与研究, 1988, (01) :3-7+59
[7]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权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J].
张德政 ;
张步云 ;
骆慶和 ;
李伯煜 ;
徐作山 .
教学与研究, 1959, (05) :48-57
[8]   读李达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 [J].
陈盛清 .
读书, 1957, (02) :16-17
[9]   论我国人民民主法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J].
孙国华 .
法学研究, 1955, (01)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