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被引:38
作者
杜浩 [1 ,2 ]
班璇 [3 ]
张辉 [1 ,2 ]
危起伟 [1 ,2 ]
陈大庆 [1 ,2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天然河道; 流速; 水深; 栖息地; 江心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将长江江口至涴市天然河道的鱼类水声学调查数据和水文学观测数据相结合,在对流速和水深空间插值基础上,提取不同鱼类规格和密度对应水深和流速的特征值,从而研究鱼类对天然河道中水层平均流速、水深2个环境因子的选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规格的鱼对流速和水深的选择存在差异,规格小的鱼选择了较低的流速和较宽的流速范围,规格大的鱼选择了较高的流速和较窄的流速范围;规格小的鱼选择的水深明显高于规格大的鱼,喜好的水深范围也宽于规格大的鱼。②鱼类密度对流速的选择性不明显,但对水深的选择性明显,即深水区鱼类密度较高。③研究江段范围内江口镇附近江心洲两侧流速变幅范围较其上、下游江段宽,并且江心洲两侧鱼类的分布密度也高于其邻近上、下游段鱼类密度。可见,江心洲的存在提供了流速多样性格局,丰富了鱼类生境的多样性。本研究方法可为评价河流栖息地适宜性及生态功能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江流域水系连通性对河流健康的影响 [J].
张欧阳 ;
卜惠峰 ;
王翠平 ;
熊明 .
人民长江, 2010, 41 (02) :1-5+17
[2]   河流生物栖息地调查及评估方法 [J].
石瑞花 ;
许士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2081-2086
[3]   河流生物栖息地评估研究进展 [J].
赵进勇 ;
董哲仁 ;
孙东亚 .
科技导报, 2008, (17) :82-88
[4]   基于物理栖息地模拟的河道内生态流量研究 [J].
张文鸽 ;
黄强 ;
蒋晓辉 .
水科学进展, 2008, (02) :192-197
[5]   河道汇流口水力特性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 [J].
王晓刚 ;
严忠民 .
天津大学学报, 2008, (02) :204-208
[6]   葛洲坝至古老背江段鱼类的水声学调查 [J].
张慧杰 ;
杨德国 ;
危起伟 ;
杜浩 ;
张辉 ;
陈细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1) :86-91
[7]   自然保护区栖息地影响因素的研究 [J].
李文军 ;
马志军 ;
王子健 ;
汤鸿霄 ;
王会 ;
刘希平 .
生态学报, 1999, (03) :139-142
[8]  
渔业生物数学.[M].叶昌臣等编著;.农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