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畜牧业生产现状及持续发展策略

被引:4
作者
邢廷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长沙
关键词
畜牧业; 发展策略; 长江中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长江中游地区年产猪肉125 .96 万t、鲜鱼74 .12 万t,是我国重要的畜、禽、鱼养殖基地。依生态景观和畜牧业生产特点,可以分为平原湖区和丘陵岗地两种类型的畜牧业生产模式。目前,该地区畜牧业生产尚存在饲料粮严重短缺、畜牧结构不合理、饲料资源利用不充分和畜产品加工业落后等问题。为此,应在长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下,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实行以农促牧,以牧促农,以农牧产品促加工的“种、养、加”三步一曲式的开放型畜牧业生产模式。在今后的畜牧业发展中,应建立三种不同类型区的畜牧业生产体系:平原湖区应在稳定发展猪、鸡的同时,大力发展鸭和鹅等水禽类;丘陵农区应在实行猪、鸡和牛、羊并重的同时,重点增加草食牲畜的饲养量;城镇郊区应积极发展“四鲜”( 鲜奶、鲜肉、鲜蛋和鲜禽) 为主要特征的奶牛、肉牛( 羊) 和猪、鸡饲养业,最后创建一个新的资源节约高效型畜牧业生产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3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京郊农业持续发展的新构思 [J].
文化 ;
钱友山 ;
王家梁 ;
王超铁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3, (05) :280-281
[2]   整体论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意义 [J].
盛承发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1, (05) :6-10
[3]   长江中游平原湖区农业综合发展试析 [J].
冉宗植 ;
陈贤礼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1, (03) :27-30
[4]   黄淮海平原畜牧业发展雏见 [J].
邢廷铣 ;
王仁德 ;
方热军 ;
何烈华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89, (03) :45-48+58
[5]  
长江产业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虞孝感主编, 1997
[6]  
桃源综合考察报告集[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湖南省桃源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考察队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