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富氧生物膜法修复微污染水源的机理研究
被引:16
作者:
肖羽堂
赵美姿
高立杰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水源;
微污染;
生物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弹性立体填料、微孔曝气富氧生物接触氧化法修复上海市受污染的川杨河水,生物填料在进水氨氮浓度2.6~3.1 mg/L和水温20℃22℃下,7 d自然挂膜培养成功,氨氮去除率达90%以上。生化池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根据生物膜厚度和其除污染效率,适时适度冲洗填料和排除池底积泥,以防止好氧生物膜出现厌氧运行状况和影响除污染效果。在川杨河水源水质浊度90~300 NTU、NH4+-N 0.5~10.0 mg/L、CODMn4.0~10.8 mg/L、污染指数为2~8及生物修复工艺HRT为1.3 h、DO为7.5~10.2 mg/L、g/w为0.5/1的正常运行条件下,观察到膜上的生物相丰富,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是好氧的异养菌和自养菌。生物膜较薄,一般厚度为0.09~0.13mm,在原水污染物氨氮浓度较低,曝气充足,水中溶解氧浓度高,好氧生物膜传质阻力小、速度快,污染物氨氮的生物降解速率很快,只需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就能达到很高的氨氮去除率。微孔曝气气液传质充分,水中溶解氧充足,膜内无厌氧层存在。好氧生物膜内处于完全的好氧状态,硝化反应比较完全。污染的去除主要是填料上的好氧生物膜在起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