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吴志强
林文雄
梁义元
机构
[1] 福建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籽粒灌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979年杂交水稻汕优3号、四优2号和1985年威优64分期播种的有关数据,采用相关,非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杂交水稻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杂交水稻的弱势粒率较常规稻高,群体籽粒具有明显的二次灌浆高峰。汕优3号的两次高峰分别于开花后第12天和30天。2、杂交水稻自开花至完熟可分为5个时期。其中汕优3号开花后0~5天灌浆缓慢,需要足光和高温。在19~30℃内,灌浆速度与温度成正相关。6~15天以日均温27.28℃、每天日照6.5小时、相对湿度75%为最适。16天至完熟期以日均温22.32℃、相对湿度70~80%为最适。开花后6~10天或16~20天最高温>35℃,对灌浆不利,秕谷率高,减产。3、环境不适或后期叶片早衰,杂交水稻只有一次灌浆高峰,且结实率和粒重均低,减产。故后期田间管理很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杂交水稻栽培特性研究 [J].
吴志强 ;
林菲 ;
梁义元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5, (04) :298-305
[2]   气象条件与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一)——气象条件与生长型 [J].
姚克敏 ;
王志南 .
农业气象, 1985, (01) :5-11
[3]   自然高温对杂交稻开花受精的影响 [J].
朱兴明 ;
曾庆曦 ;
宁清利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3, (02) :37-44
[4]   杂交水稻的高产结构 [J].
吴志强 ;
林菲 ;
吴天送 ;
李玉凯 ;
梁仪元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0, (02) :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