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破碎、治理失灵与食品安全供给

被引:20
作者
定明捷 [1 ]
曾凡军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2]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 治理失灵; 食品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日益增加的食品安全问题表明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食品安全供给制度,而网络治理途径则为此提供了较为适宜的分析途径。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所具有的认知差异、目标冲突与相互依赖等特性赋予了其"恶劣问题"的属性,而对此类问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引入网络治理的思路。与其将食品安全供给主体的缺失视为食品安全治理失灵的主要障碍,还不如将食品安全供给主体各自为阵、缺乏有效整合看作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主要诱因。从网络治理途径出发,当前的食品安全供给网络呈现出"碎片化"特征,正是这种"碎片化"迷失了食品安全供给主体的角色,使他们错判了自身应该承担的食品安全供给责任。而认知差异、分割式协调、互动障碍以及有效网络管理的缺失则可以视为导致这种"碎片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食品安全的有效供给将取决于能否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实现从破碎的网络向无缝隙网络的转变,以整体一致的方式来提高食品安全供给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7+123 +1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 [J].
竺乾威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0) :52-58
[2]   我国食品安全多元规制模式发展研究 [J].
李长健 ;
张锋 .
河北法学, 2007, (10) :104-108
[3]  
食品安全的逻辑[M]. 科学出版社 , 周德翼, 2008
[4]  
网络化治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戈德史密斯, 2008
[5]  
风险社会[M]. 译林出版社 , (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 2004
[6]  
无缝隙政府[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拉塞尔·M.林登(RussellM.Linden)著, 2002
[7]  
美国官僚政治[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詹姆斯·Q.威尔逊(JamesQ.Wilson)著, 1995
[8]  
Prizes and Incentives: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Compensation and Competition[J] .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83 (1)
[9]   DILEMMAS IN A GENERAL THEORY OF PLANNING [J].
RITTEL, HWJ ;
WEBBER, MM .
POLICY SCIENCES, 1973, 4 (02) :155-169
[10]  
The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 as a political economy. Benson,Kenneth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