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与AT1R基因多态性

被引:10
作者
林从容
吴可贵
柯晓刚
谢良地
叶琼
机构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
[2] 福州
[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高血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一型血管紧张素受体; 左室肥厚; 动脉硬化; 微白蛋白尿;
D O I
10.16439/j.cnki.1673-7245.2000.03.020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检测一型血管紧张素 受体 (AT1 R)基因的C1 1 6 6等位基因在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中的频率 ,探讨 AT1 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以及与高血压左室肥厚、动脉硬化、微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 :EH患者 (n=1 2 0 )和正常对照组 (n=86 )进行血压、身高、体重及空腹血糖 (Glu)、血总胆固醇 (Tch)、甘油三脂 (TG)浓度测定 ,并测定 78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重量指数 (L VMI)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复合体厚度 (IMT)、管腔内径 (D)、壁 /腔比(I/ D) ,及尿微量白蛋白 (UA)。用饱和盐析法常规提取外周血白细胞 DNA,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 :(1 ) EH患者 AT1 R基因 AC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 (0 .1 81 vs0 .0 5 8,P<0 .0 1 ) ,C1 1 6 6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 (0 .0 91 vs0 .0 2 9,P<0 .0 5 ) ;(2 ) AT1 R基因 AC基因型 EH患者颈总动脉 IMT比 AA基因型患者厚 (1 .1 3± 0 .1 3mm vs0 .89± 0 .2 1 mm ,P<0 .0 5 ) ,AC型 EH患者 I/ D值大于 AA型 EH患者 (0 .1 4± 0 .0 2 vs0 .1 0± 0 .0 2 ,P<0 .0 1 ) ,AA和AC型 EH患者颈总动脉内径无差别 ;(3) AT1 R基因 AC基因型 EH患者 L VMI以及尿微量白蛋白与 AA基因型 EH患者差异不显著。结论 :AT1 R基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和股动脉管壁肥厚的早期判断及其临床意义
    顾伟英
    江时森
    杨斌
    张启高
    [J]. 中国循环杂志, 1998, (02) : 18 - 19
  • [2] 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樊红
    李少英
    顾维娟
    李月秋
    马洪星
    罗佳滨
    王文臣
    吕学冼
    [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8, (02) : 40 - 42
  • [3]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与中国人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关系
    项坤三
    郑泰山
    孙多奇
    李杰
    [J].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1998, (01) : 12 - 15
  • [4] Synergistic effect of 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 genotype and poor glycaemic control on risk of nephropathy in IDDM
    Doria, A
    Onuma, T
    Warram, JH
    Krolewski, AS
    [J]. DIABETOLOGIA, 1997, 40 (11) : 1293 - 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