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下基于资本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被引:7
作者
吴明娥
曾国平
曹跃群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资本服务; 全要素生产率; 共同边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诸多研究尝试用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以此判断中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却忽略了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环境因素。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年来已有学者尝试将二者纳入TFP测算框架,但大多基于传统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并建立在决策单元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测度,从而不能从多角度对技术效率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也无法测算投入或产出存在非零松弛时带来的影响,并忽略了区域技术水平的现实差异性。除此之外,未能准确测量资本投入是现有文献存在的另一普遍问题,以资本存量作为其替代度量会带来一定计算误差。鉴于此,本文首先利用永续盘存法、年龄—效率函数测算中国三种类型资本服务,再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共同边界ML生产率指数,在非径向、非角度和存在多群体效率的基础上,基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双重约束,测度1992-2012年间中国省际环境效率、环境TFP的动态演变趋势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无效率主要来源于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区域环境效率从东向西呈现明显的阶梯式分布;设备、工具、器具购置类资本使用不当是资本无效率的主因;此外,技术进步是推动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及南部沿海地区环境TFP增长的主要动力,而黄河中游、长江中游、东北、西南和大西北地区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改善,并在纯技术赶超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方面对发达区域呈追赶趋势。因此,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三方面着手。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省际资本服务测量:概念、框架和指数构建 [J].
曹跃群 ;
秦增强 ;
齐倩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12) :35-50
[2]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变化趋势与因素分析——基于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的研究 [J].
刘瑞翔 ;
安同良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34-47
[3]   中国环境生产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匡远凤 ;
彭代彦 .
经济研究, 2012, 47 (07) :62-74
[4]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J].
王兵 ;
朱宁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32-45+73
[5]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6]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7]   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 [J].
林毅夫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7, (08) :4-12+57
[8]  
A directional slacks-based measure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J] . Hirofumi Fukuyama,William L. Weber.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 2008 (4)
[9]   Metafrontier frameworks for the study of firm-level efficiencies and technology ratios [J].
O'Donnell, Christopher J. ;
Rao, D. S. Prasada ;
Battese, George E. .
EMPIRICAL ECONOMICS, 2008, 34 (02) :231-255
[10]   A meta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estimation of technical efficiencies and technology gaps for firms operating under different technologies [J].
Battese, GE ;
Rao, DSP ;
O'Donnell, CJ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4, 21 (01) :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