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18
作者
姚庆和
张华
高国栋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性脑疾病研究所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 行为; 模型,动物; 小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5种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行为学检测方法在PD研究中的作用。方法用MPTP建立C57BL小鼠PD模型,通过行为学检测(自主活动计数、滚轴实验、游泳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比5种行为学检测方法的平均数与变异系数,观察MPTP对PD小鼠模型的行为学、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和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H-ir)神经纤维以及纹状体DA水平的影响。结果给与MPTP后,小鼠行为学计数降低,爬杆实验未能得到检测结果,悬挂实验变异系数很高,结果有明显的偶然性,滚轴实验结果变异系数中等,平均数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自主活动计数中移动与站立和游泳实验的平均数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异系数很低,而黑质DA神经元数目减少约58%,纹状体TH-ir神经纤维密度减低,纹状体DA水平明显降低约8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MPTP所致的C57BL小鼠的神经病理、生化改变与PD患者近似,自主活动计数和游泳实验优于其他行为学检测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MPTP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J].
高云朝 ;
林祥通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5, (04) :261-265
[2]  
Effects of central depressants on rota-rod and traction performances in mice. Kuribara, H,Higuchi, Y,Tadokoro, S. Japa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