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氨酸生产工艺探讨

被引:5
作者
许金林
崔雪乡
许皓
机构
[1] 安徽中医学院
[2] 化工部第三设计院
关键词
盐酸浓度; 毛发; 皮肤; 吸附剂; 活性炭; 酸水解; 双巯丙氨酸; 胱氨酸; 静置; 微孔过滤机;
D O I
10.19500/j.cnki.0367-6358.1991.11.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毛发酸水解生产胱氨酸,毛发与工业盐酸之比为1.0:1.8(W/W),水解温度维持在110~114℃,从100℃时起计算水解时间,胱氨酸得率以盐酸浓度为8~9 mol/L,水解时间8h最高。水解后加少量活性炭脱色过滤,滤液减压回收盐酸,再以氨水中和至pH4.8,静置24h过滤得胱氨酸粗品。粗品用6%盐酸溶解后以活性炭脱色,脱色温度以80~90℃较好,搅拌脱色30 min。活性炭用量第一次为粗品量的10%,第二次为5%。脱色活性炭均用6%盐酸洗涤回收其中胱氨酸。脱色液在60℃用氨水缓缓中和至pH4.0,沉淀出胱氨酸。胱氨酸得率按人发渣计接近8.0%,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工业生产时酸水解容器采用搪玻璃反应罐,换热设备采用石墨改性聚丙烯换热器,真空设备采用玻璃钢水喷射泵,过滤采用PE微孔过滤机,管道及管件采用玻璃及改性酚醛玻璃钢材质,这些设备均具有耐酸腐蚀、耐一定温度、经久耐用的优点,经试用取得了满意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93 / 49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从头发中提取胱氨酸的工艺改进 [J].
殷云兴 ;
金永连 .
上海化工, 1990, (03)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