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其协调发展

被引:1
作者
孙军 [1 ]
高彦彦 [2 ]
机构
[1]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地区差距; 市场规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而言,国际和国内市场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本文认为,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原因在于,市场分割所导致的狭小的内部市场规模不足以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即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可以借助广阔的外部市场规模,在报酬递增机制的作用下,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源集聚,政策难以扭转这种局面。而金融危机改变了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国外市场需求的衰落凸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这为我国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适当的政策措施无疑将会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而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消除行政性阻隔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地区市场潜能、出口开放与我国工业集聚效应研究 [J].
孙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47-60
[2]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2-52
[3]   中国地区差距及其纠偏: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视角 [J].
刘志彪 ;
张少军 .
学术月刊, 2008, (05) :49-55
[4]   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J].
张军 ;
高远 ;
傅勇 ;
张弘 .
经济研究, 2007, (03) :4-19
[5]   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 [J].
黄玖立 ;
李坤望 .
经济研究, 2006, (06) :27-38
[6]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7]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 [J].
马拴友 ;
于红霞 .
经济研究, 2003, (03) :26-33+90
[8]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 [J].
林毅夫 ;
刘培林 .
经济研究, 2003, (03) :19-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