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包体推导的河北汉诺坝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2
作者
史兰斌
林传勇
陈孝德
韩秀伶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2] 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
[3] 北京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下地壳; 上地幔; 幔源包体; 麻粒岩包体; 地温线; 河北汉诺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 [岩石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通过对采自河北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和上地幔包体的详细研究 ,建立了本区下地壳—上地幔地温线。该地温线高于大洋地温线和古老地盾地温线 ,接近克拉通边缘的地温线 ,符合该区的大地构造环境。由该地温线建立的下地壳—上地幔地质结构剖面表明 ,该区下地壳主要由不同类型的麻粒岩相岩石组成 ,其化学成分以镁铁质为主 ,深度范围为 2 5~ 4 2km。上地幔由超镁铁质的二辉橄榄岩组成 ,在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之间有一过渡层。由地温线确定的壳幔边界位于 4 2km附近 ,与地震资料确定的莫霍面一致 ,但在壳幔边界之上的下地壳底部有下地壳麻粒岩和超镁铁质岩的互层。这一现象可以解释在下地壳底部常见的层状反射层。该区岩石圈底界大约在 95km ,其下的软流层仍由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深源岩石包体.[M].鄂莫岚;赵大升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2]   张北-尚义地震区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 [J].
赵国泽 ;
刘国栋 ;
詹艳 ;
江钊 ;
刘铁胜 ;
汤吉 ;
王继军 ;
李文军 ;
梁竞阁 .
地震地质, 1998, (02) :60-68
[3]   汉诺坝捕虏体麻粒岩锆石年代学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樊祺诚 ;
刘若新 ;
李惠民 ;
李霓 ;
隋建立 ;
林卓然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8, (02) :133-137
[4]   汉诺坝玄武岩中高温麻粒岩捕掳体 [J].
樊祺诚 ;
刘若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03) :235-238
[5]  
中国东部上地幔地温线及其地质意义.[J].徐义刚;林传勇;史兰斌;J-C.C.Mercier;J.V.Ross.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 08
[6]   汉诺坝玄武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 [J].
谢漫泽 ;
冯家麟 ;
张改兰 ;
袁万明 ;
周新华 ;
任胜利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3, (06) :587-593
[7]   适用于幔源包体的地质温度计 [J].
徐义刚 .
岩石学报, 1993, (02) :167-180
[8]   华北地热场研究 [J].
吴乾蕃 ;
谢毅真 ;
祖金华 ;
王都 .
中国地震, 1988, (01) :43-50
[9]  
汉诺坝玄武岩及其超镁铁质岩包体的成因岩石学研究.[J].从柏林;张儒瑗.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2, 12
[10]   华北地区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超镁铁质捕掳体的初步研究(续) [J].
刘若新 ;
杨美娥 ;
胥怀济 ;
郭金弟 ;
王文瑚 .
地震地质, 1981, (04) :3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