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

被引:10
作者
曾晓强 [1 ,2 ]
张大均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2] 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父母依恋; 学校适应; 大学生; 路径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父母依恋问卷、自编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自尊量表、对人坚信量表改编版、青少年自主性问卷对454名大学生施测,考察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依恋通过4条途径对学校适应产生间接影响:1)以自尊为中介再通过自主性对学校适应产生正效应;2)以信任他人为中介再通过自主性产生负效应;3)直接以信任他人为中介产生正效应;4)直接以自主性为中介产生正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青少年依恋理论建构及问卷修订
    刘曦
    张建新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04) : 339 - 341
  • [2]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方晓义
    沃建中
    蔺秀云
    [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02) : 95 - 101
  • [3] 青少年依恋问卷初步编制
    安晶卉
    张建新
    王黎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1) : 760 - 762
  • [4] 青少年依恋及与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D]. 张咏梅.苏州大学 2006
  • [5] 青少年依恋、自尊及其二者关系的发展性研究[D]. 宋海荣.华东师范大学 2004
  • [6]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 卢谢峰.华中师范大学 2003
  • [7] College Adjustment in a Multiethnic Sample: Attachment,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J] . Lydia Kalsner,M. Carole Pistole.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 2003 (1)
  • [8] Autonomy, attachment and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during adolescence: a double-edged sword?[J] .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199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