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的再认识

被引:18
作者
卢修敏 [1 ]
怀晓红 [2 ]
机构
[1]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
[2]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劳动; 用人单位; 合同法; 意思表示瑕疵; 书面合同; 用工单位; 民法; 劳动契约; 无效劳动合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在我国,"事实劳动关系"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其时不仅我国劳动用工制度处于激烈的转轨时期,而且劳动法理论也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应该说,"事实劳动关系"概念的提出缺乏立法上的深思熟虑和理论上的谨慎论证。时至今日,当"事实劳动关系"作为一个日益广泛使用的概念而需要我们对之进行制度化设计时,却发现"事实劳动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内涵十分混乱的概念。基本概念是一切法律规则设计与应用的起点。厘清"事实劳动关系"概念、确定事实劳动关系的效力和适用规则,既是劳动合同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司法实践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事实劳动关系——兼谈《劳动合同法(草案)》相关条款的完善 [J].
莫初明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5) :113-115
[2]   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定义重构 [J].
王全兴 ;
侯玲玲 .
中国劳动, 2006, (01) :16-18
[3]   论事实劳动关系的效力 [J].
谢德成 .
宁夏社会科学, 2002, (06) :18-21
[4]  
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郑尚元, 2008
[5]  
劳动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W.杜茨(WilhelmDutz)著, 2005
[6]  
劳动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郑尚元主编, 2004
[7]  
合同法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2003
[8]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3
[9]  
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董保华著, 2000
[10]  
劳动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昌硕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