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外部失衡:附加值贸易关系网络的视角

被引:7
作者
廖泽芳 [1 ,2 ]
毛伟 [1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广东海洋大学东盟研究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比较优势; 外部失衡; 附加值贸易;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5.12.003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以WTO-OECD新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为基础,从附加值贸易视角分析了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与外贸失衡关系,并引入社会网络方法,构建了制造业出口、服务业出口和金融中介进口相对比较优势,考察了中国的国际分工比较优势与外部失衡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附加值贸易余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相对比较优势,双边附加值贸易余额与制造业相对出口比较优势、服务业相对出口比较优势显著正相关,与金融中介相对进口比较优势明显负相关。为了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中国不仅需要持续的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并进一步提高开放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东亚区域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依赖关系——基于TiVA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刘重力 ;
赵颖 .
南开经济研究, 2014, (05) :115-129
[2]   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测算与变化机制 [J].
张杰 ;
陈志远 ;
刘元春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124-137
[3]   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 [J].
李昕 ;
徐滇庆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29-55+205
[4]   国际经济失衡的成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视角 [J].
胡超 ;
张捷 .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03) :6-14
[5]   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 [J].
徐建炜 ;
姚洋 .
世界经济, 2010, 33 (03) :3-30
[6]   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 [J].
雷达 ;
赵勇 .
世界经济, 2009, 32 (01) :62-71
[7]   金融体系效率的国别差异和全球经济失衡 [J].
祝丹涛 .
金融研究, 2008, (08) :29-38
[8]  
Comparative advantage, service trade, and global imbalances[J] . Alessandro Barattieri.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13
[9]  
Taking Stock of Antidumping, Safeguards and Countervailing Duties, 1990–2009[J] . Chad P.Bown.The World Economy . 2011 (12)
[10]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J] . Dani Rodrik.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