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我国中部地区为例

被引:6
作者
李洁 [1 ]
马卫鹏 [2 ]
余永林 [2 ]
机构
[1] 西京学院思政部
[2] 长安大学地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耕地面积; 时空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中部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目的】为中部6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区域的耕地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中部6省的耕地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在时间特征上,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呈"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耕地利用程度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在空间特征上,中部6省耕地数量变化不大,但是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中部6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5个驱动因子可分为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又分为人口驱动因子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农业驱动因子(又分为农业科技驱动因子和农业生产驱动因子)和政策驱动因子(城镇用地驱动因子)三大类。【建议】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5省可以通过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进农业耕作方式、健全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山西省可以晋中南产粮大县为重点,推进抗旱水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力培肥和水土保持,推广应用高产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强区域粮食供给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41 / 12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耕地资源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J].
聂芹 ;
张青霞 ;
黄凤莲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0, (02) :28-29
[2]   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牛媛媛 ;
任志远 ;
杨忍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0, 26 (01) :123-128
[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西安市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 [J].
骆向洁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1) :15345-15347
[4]   合肥市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其保护研究 [J].
张勇 ;
於忠祥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03) :74-79
[5]   近50年赤峰市耕地动态变化研究 [J].
张永民 ;
赵士洞 ;
钟林生 .
资源科学, 2002, (05) :19-25
[6]   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变化及保护对策——以吴江市为例 [J].
朱振华 ;
濮励杰 ;
彭补拙 ;
刘晶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4) :316-322
[7]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J].
王秀兰 ;
包玉海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1)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