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的混淆、联想、淡化及其相关理论之比较探析

被引:8
作者
钱矛锐
青梅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2] 重庆医科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商标; 混淆; 联想; 淡化; 显著性; 商誉;
D O I
10.13388/j.cnki.ysaj.2004.01.026
中图分类号
D923.43 [商标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现代社会,商品竞争逐渐异化为商标的竞争,这种竞争趋势促进了商标功能的变化,使得商标的功能从单纯的识别作用向表彰作用扩张,导致了传统的商标混淆理论向联想、淡化理论的发展。因此,商标侵权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从防止商品混淆到关注全面保护商标的过程。淡化不仅侵害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性,同时亦侵害了商标所体现的商誉。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驰名商标法律保护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J].
周作斌 ;
史卫民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 (02) :10-14
[2]   商标淡化的侵害对象研究 [J].
刘晓军 .
知识产权, 2002, (01) :24-27
[3]   反淡化法的新发展——从驰名商标反淡化到商誉反淡化 [J].
郑新建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2) :81-84
[4]   论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制度 [J].
熊英 .
当代法学, 2001, (03) :43-47
[5]   商标的异化与异化的商标 [J].
尹奎杰 ;
王景斌 .
当代法学, 2001, (01) :26-28
[6]  
商誉:商业文化功能的综合体现[J]. 高涤陈,张德本.财贸经济. 1995(01)
[7]  
知识产权法选论[M]. 人民交通出版社 , 郭禾著, 2001
[8]  
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 法律出版社 , 黄晖著, 2001
[9]  
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吴汉东,胡开忠著, 2001
[10]  
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孔祥俊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