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被引:16
作者
胡耿丹
项明强
机构
[1]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系
关键词
元分析; 网络成瘾; 大学生;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本文运用元分析技术对国内近7年间20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理工科男生是网络成瘾的易发群体,但人口因素对网络成瘾影响效应量非常小(︱r︱<0.184);(2)外在因素中的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内在因素中的应对方式、EPQ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抑郁、孤独和自尊均会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但影响效应量均为小效应量(︱r︱<0.278);(3)大多数有关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结果存有显著的异质性(P<0.05)。在一定条件下,每位大学生均可能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现象是人类生物本性使然;大学生网络成瘾并非由某一因素单独作用所致,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该领域以往研究结果异质性的原因是研究工具、测试方式和研究对象相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特征 [J].
杨辰 ;
王文秀 ;
孙晋海 .
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8) :85-90
[2]   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社交回避和苦恼的中介效应 [J].
刘艳 ;
谷传华 ;
王菲 .
中国特殊教育, 2010, (06) :75-80
[3]   网络成瘾研究进展 [J].
陈晓鸥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8, (02) :136-137
[4]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生活事件及适应性 [J].
梅松丽 ;
葛鲁嘉 ;
寇长贵 ;
张迪 ;
陈艳芬 ;
于雅琴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03) :206-209
[5]   人格特质、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 [J].
罗天玉 ;
丁道群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4) :365-367
[6]   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 [J].
白羽 ;
樊富珉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5, (04) :99-104
[7]   苏州大学学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J].
钱晶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12) :1020-1020
[8]   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 [J].
杨容 ;
郑涌 ;
阮昆良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5) :40-43
[9]   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 [J].
林绚晖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2, (01) :74-76+80
[10]  
Meta-analytic procedures for social research. Rosenthal R. Sage .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