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劳动投入和劳动生产率:2000—2018

被引:24
作者
陈梦根
侯园园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劳动投入物量; 劳动投入质量; 劳动生产率; 就业人数; 工作时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在增长核算框架下引入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和所属行业四个异质性特征,构建就业人员、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的特征交叉分类矩阵,测算了2000—2018年总量和19个行业的劳动投入(物量),并将其分解为数量和质量特征,分析劳动投入总量及行业的表现,进而测算劳动生产率。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为2.5%,且78.8%来自劳动投入质量的上升,教育程度提高和行业结构优化是总量层面劳动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2018年三次产业劳动投入物量占比分别为13.76%、31.06%和55.18%,劳动投入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速度快于数量结构变化,第三产业中的新经济及相关产业劳动投入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部分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指数法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产出增长主要来自劳动投入的增加和行业规模的扩大。目前,中国就业人员增速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提高劳动力整体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ILP和产出水平是当务之急。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2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异质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基于空间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J].
邓飞 ;
柯文进 .
统计研究, 2020, 37 (02) :93-104
[2]   需求结构变迁、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 [J].
颜色 ;
郭凯明 ;
杭静 .
经济研究, 2018, 53 (12) :83-96
[3]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宏观和产业数据的测算及分解 [J].
蔡跃洲 ;
付一夫 .
经济研究, 2017, 52 (01) :72-88
[4]   劳动力市场扭曲、结构转变和中国劳动生产率 [J].
盖庆恩 ;
朱喜 ;
史清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5) :87-97+111
[5]   GDP核算口径下投入产出表调整与预测方法研究 [J].
李宝瑜 ;
张靖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11) :149-160
[6]   教育质量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J].
张海峰 ;
姚先国 ;
张俊森 .
经济研究, 2010, 45 (07) :57-67
[7]   测量中国经济的劳动投入:1982—2000年 [J].
岳希明 ;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2008, (03) :16-28
[8]   中国1987至2000年劳动投入增长率的研究 [J].
林宇坤 ;
任若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1-4+9
[9]   中国产业部门劳动投入的度量与分析 [J].
张国初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2, (01) :19-26
[10]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 . Alwyn You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