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发病与流行因素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潘顺法
马润芝
姜晶春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雨日; 雨量; 田间; 玉米; 分生抱子; 大斑病菌;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1979.04.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病叶组织里的大斑病菌,能在地上部安全越冬,于翌年六月形成新的分生孢子进行传播侵染。经越冬的分生孢子萌芽率很低,在分生孢子里没有看到形成厚垣孢子越冬。大斑病发病过程可划分为发生阶段,增长阶段,为害阶段。影响大斑病发病消长的主导因素,是雨量、雨日和湿度,并提出测报重、中、轻病年的雨量和雨日的预测指标。田间分生孢子浮游量夜间比白天高1~2倍。每年捕获第一个孢子,均在第一个病斑出现之后,一般空中孢子浮游量于七月下旬开始上升,浮游量高峰出现于九月中旬。田间分生孢子垂直浮游高度是越高越少,越低越多。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