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玉米害螨的发生与生态控制对策

被引:18
作者
陈志杰
张淑莲
张美荣
张兴
机构
[1]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2] 西北农业大学 西安
[3] 西安
[4] 杨凌
关键词
玉米; 害螨; 生物学特性; 生态控制;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9.01.002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玉米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陕西玉米田害螨有3种,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为优势种。在关中灌区年发生12~13代,陕南13~14代,陕北9~10代,以雌成螨越冬,3月下至4月初开始产卵,5月底至6月初迁入春播玉米田,6月下至7月初迁入夏播玉米田,7月中至8月下是为害高峰及防治的关键时期。害螨在玉米植株上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以中部密度最大。玉米播种早、长势差、种植密度小、田间自然天敌少及7~8月极端高湿出现时间短的年份害螨种群数量大,为害重。区域连片种植,清除田间杂草、培肥地力,促进玉米发育,并结合追肥根施涕灭威有效成分1200g/hm2是控制害螨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