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以山东省沿海城市为例

被引:13
作者
李莉
沈琼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关键词
风暴潮; 层次分析; Critic法; 模糊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3 [潮汐];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本文对山东省沿海城市风暴潮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建立风暴潮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考虑自然防护能力、监测预警能力、社会防灾能力和恢复重建能力。其次,运用层次分析和Critic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而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各市的综合得分。根据各城市得分得出结论:青岛、烟台和潍坊防灾减灾能力较好,威海和东营防灾减灾能力居中,滨州和日照防灾减灾能力较差。最后,针对风暴潮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安徽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 [J].
黄大鹏 ;
郑伟 ;
张人禾 ;
霍治国 ;
李加林 ;
彭顺风 .
地理研究, 2011, 30 (03) :523-530
[2]   一种新的客观赋权科技评价方法——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DIDF [J].
俞立平 ;
潘云涛 ;
武夷山 .
软科学, 2010, 24 (11) :32-37
[3]   泥石流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初探 [J].
宋超 ;
刘长礼 ;
叶浩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7, (05) :117-120
[4]   基于模式识别的台风风暴潮灾情等级评估模型研究 [J].
叶雯 ;
刘美南 ;
陈晓宏 .
海洋通报, 2004, (04) :65-70
[5]   风暴潮等级和灾情的定量表示法 [J].
冯利华 .
海洋科学, 2002, (01) :40-42
[6]   在城市化进程中强化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J].
陈为邦 .
中国减灾, 1996, (04) :10-14
[7]   灾害中人员死亡的货币损失估算方法 [J].
张力 ;
陈丙咸 ;
施畦芬 .
自然灾害学报, 1995, (01) :12-16
[8]  
模糊数学方法及其应用[M].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谢季坚,刘承平[编著], 2000
[9]   Catastrophe loss modelling of storm-surge flood risk in eastern England [J].
Wood, RM ;
Drayton, M ;
Berger, A ;
Burgess, P ;
Wright, T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05, 363 (1831) :1407-1422
[10]  
Modeling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to Climate Change: A Case Study of India and Indian States[J] . Antoinette L. Brenkert,Elizabeth L. Malone.Climatic Change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