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赵坤 [1 ,2 ]
傅海燕 [2 ]
李薇 [1 ]
柴天 [2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2] 厦门理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流域; 系统理论模型; 概念性模型; 物理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1 [农业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流域水文模型是研究流域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介绍了系统理论模型、概念性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应用发展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未来的主要研究热点将主要集中在:加强模型的物理基础分析、改进参数优选方法、完善模型结构、增强模拟真实性、增加分布式物理模型适用性;将3S、DEM和ANN等先进技术和工具应用到模型中,集成开发一体化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与其他专业系统模型相耦合建立起模型库集成系统;把水文—气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耦合成新型的模型系统,更好地满足模拟需要,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提高模型的精确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SWAT模型的黑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非点源污染研究 [J].
秦耀民 ;
胥彦玲 ;
李怀恩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2) :440-448
[2]   基于RS和GIS的融雪型新安江模型参数的确定 [J].
穆振侠 ;
石启中 ;
姜卉芳 .
人民黄河, 2009, 31 (01) :38-40
[3]   混沌粒子群算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优选中的应用 [J].
朱良山 ;
宋星原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 (01) :20-22
[4]   改进的SWAT模型在强人类活动地区的应用 [J].
桑学锋 ;
周祖昊 ;
秦大庸 ;
魏怀斌 .
水利学报, 2008, (12) :1377-1383+1389
[5]   SWAT模型及其在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培 ;
马友华 ;
赵艳萍 ;
石润圭 ;
黄文星 ;
刘洁 ;
王桂苓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8, (05) :105-109+128
[6]   流域水文模型综述 [J].
傅春 ;
张强 .
江西科学, 2008, (04) :588-592+638
[7]   新安江模型与水动力学模型结合的区间入流动态修正研究 [J].
张小琴 ;
包为民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06) :37-41
[8]   分布式水文模型DHSVM对兰江流域径流变化的模拟试验 [J].
康丽莉 ;
王守荣 ;
顾骏强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2) :176-182
[9]   SWAT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其应用研究 [J].
李峰 ;
胡铁松 ;
黄华金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03) :24-28
[10]   流域水文模型的回顾与展望 [J].
董艳萍 ;
袁晶瑄 .
水力发电, 2008, (0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