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的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探讨

被引:3
作者
韩建业
机构
[1] 北京大学考古系
关键词
墓葬; 墓地布局; 考古学研究; 新考古学; 葬制; 考古地层学; 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墓葬研究是考古学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自从有了近代考古学的诞生,也就开始了对墓葬的研究.在欧洲近代考古学萌芽之际,人们习惯将发现的墓葬同本地居民的祖先直接联系起来.到了18世纪末,最早进行的一些有计划的考古发掘便是对墓葬的发掘.1864年,只在维也纳的哈尔施塔特墓地就已经发现了近千座古墓.在此之前,汤姆森的助手沃尔赛(Worsaae,1843)在《考古发现与墓冢所反映的丹麦古代史》一文中,第一次用墓葬材料进行了编年,这种编年使汤姆森的三期说真正具备了发展演化的含义,因为三期说最初并非有意识地按进化序列排列,而只是包含了进化或进化论的合理内核.同时,因为当时的发掘技术尚不成熟,象丹麦的贝丘遗址(kichen—midden)和瑞士的湖上聚落那样的遗址不易被发现和发掘,所以20世纪以前对欧洲本土的发掘重点放在墓葬上,对葬制的异同也主要用宗教习俗来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史家村墓地的研究 [J].
张忠培 .
考古学报, 1981, (02) :147-164
[2]   大墩子和王因新石器时代人类颌骨的异常变形 [J].
韩康信 ;
潘其风 .
考古, 1980, (02) :185-191
[3]   陕西渭南史家新石器时代遗址 [J].
巩启明 .
考古, 1978, (01) :41-53+84
[4]   西夏侯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报告 [J].
颜訚 .
考古学报, 1973, (02) :91-126+130
[5]  
甘肃秦安王家阴洼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J]. 张朋川,闫渭清.考古与文物. 1984 (02)
[6]  
仰韶文化研究[M]. 文物出版社 , 严文明 著, 1989
[7]  
考古学一百五十年[M]. 文物出版社[英]丹尼尔(Daniel, 1987
[8]  
元君庙仰韶墓地[M]. 文物出版社 ,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 著, 1983
[9]  
Social Dimensions of Mortuary Practices in a Mesolithic Population from Wadi Halfa, Sudan[J] . Arthur A. Saxe.Memoirs of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 1971 (25)
[10]  
国外当代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2 伊恩.霍德. 三秦出版社 . 1991